凯氏定氮仪助力大米生产企业品质转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多少不仅可以代表其品质高低,更是关系到食用者的人体健康和食用时的口感。大米便是如此,蛋白质就是对大米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大米的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蛋白质不仅是决定水稻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而且对大米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效应。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米品质需求也越来越大了,一般口感较差或营养价值较低的大米很少会被消费者所选购。因此,消费者的这种大米品质追求也促使了许多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在工作流程上的转型,从利用产量换取经济效益逐渐向品质卖点转变。当然想要真正实现这点还是需要利用凯氏定氮仪,对影响大米品质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层层把关的。
那么蛋白质含量会对大米品质有什么影响呢?凯氏定氮仪为什么能为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层层把关呢?
要知道,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物作物中属于低值,但是米蛋白的赖氨基酸含量比其它一些粮食种子高,氨基酸组成配比也比较合理,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比其它谷类都要优越,因此质量最好。而且米蛋白含量在大米组成中仅次于淀粉,其不仅是大米中的重要营养品质指标,更是对大米的一些相关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而从食用方面讲,通过凯氏定氮仪检测分析出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大米,其米粒结构紧密,淀粉粒之间的空隙小,吸水速度慢,吸水少,大米蒸煮时间长,淀粉不能充分糊化因此,米饭粘性小,硬度大且具有较高的咀嚼性。所以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得到保证便是大米品质的一份重要保障。要想满足消费人群的需求,那么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就必须通过凯氏定氮仪对大米蛋白质含量做好检测分析,依据标准出厂上市。
其实在过去就已经有很多企业利用凯氏定氮法对大米蛋白质进行测定,来判定其品质了。但是过去的人工测定方式由于十分繁琐,效率也比较低下而逐渐地满足不了这个追求高效的时代。而凯氏定氮仪则不同,该仪器是建立在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之上而研制的。其不仅继承了凯氏定氮法的精确性,更将测定效率大大提升。工作人员利用该仪器对大米蛋白质进行测定分析可以变得十分的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