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谷物容重器 降落值测定仪 粉质仪 拉伸仪 罗维朋比色计 纤维素测定仪 脂肪测定仪 油脂烟点测定仪 凯氏定氮仪 锤式旋风磨  硬度计

亚健康耕地成粮食安全的“蚁穴”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5-09-24  阅读

      近日,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何才文表示,目前我国耕地土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存在退化面积大、污染面积大、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地力低等“两大两低”问题。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40%以上,具体表现为东北黑土地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碱化;污染方面,耕地污染面积大,全国耕地重金属点位超标率达19%以上;有机质含量目前仅为2.08%,远低于欧美水平,其中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只有3%,较开发之初的7%明显下降;土壤地力偏低,目前我国土壤对农产品贡献率仅为20%,比发达国家低20%。

      长期处于亚健康的耕地成为了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聚焦到三农,而粮食安全则被摆在首要位置。保障粮食安全绕不开土地,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的是耕地数量,却难以保障耕地的质量,在保障耕地数量的同时,如何保障质量成为耕地保护的重要问题。

      如何维持耕地土壤肥力,老一辈子的农民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多施有机肥和轮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多施有机肥。湖北日报的一篇题为《积肥轶事》的文章描述了当年农民为了积肥而想尽办法的情景。化肥逐渐代替了农家肥,甚至于农家肥已难见踪迹,耕地土壤肥力也就开始走了下坡路,而农药的出现更是成为其中的“帮凶”。为何这样说,虽然农药和化肥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效用,但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得不断增加才能保障粮食产量,长期且无节制使用使得农药和化肥大量残留,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导致土地退化,也让农民越来越难以离开农药和化肥。在“只用不养”的用地观念下,中国耕地出现了上述的“两大两低”问题,这也使得连年丰收的中国难言粮食生产安全。

      2013年爆发的“镉大米”事件不仅给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也给耕地污染敲了警钟。不是说只要保障了18亿亩耕地就能够保障粮食安全,那个只是必要条件,还要这18亿亩耕地能够保质保量地产出粮食才可以,如果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不能食用,那么即使手里有粮,心也得慌。在耕地污染的阴影下,粮食安全面临的不是有没有足够的量,而是能不能吃的问题。

      在中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的时候,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由诸多问题形成的复合型难题,解决方法也不可能是单一的,也需要多管齐下。农业的问题关键在于农民,通过转变思想和运用价格杠杆等手段,让农民注重保护耕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才能夯实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否则只能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扫微信二维码,每天最新农业仪器资讯自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