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谷物容重器 降落值测定仪 粉质仪 拉伸仪 罗维朋比色计 纤维素测定仪 脂肪测定仪 油脂烟点测定仪 凯氏定氮仪 锤式旋风磨  硬度计

自榨油虽有营养但存在安全隐患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5-03-30  阅读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或许会记得一年一度榨菜籽油的日子。看起来金黄、闻起来香气扑鼻的自榨油让人心里涌起浓浓的安全感,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的今天。而它真有人们看到的、想象中那样安全吗?对于人们对鲜榨油的热衷依赖,是否会有一点疑虑呢?即使能亲眼见到鲜榨油的加工过程,缺乏现代化工艺的鲜榨油,隐患也不少,其安全性远远低于正规厂家生产的成品食用油。
  
  鲜榨油又被称为粗油,粗油都要进行精炼,除去杂质,进行脱色、除味之后,通过黄曲霉菌等多道检查程序才能上市销售。如果仔细检查就会发现,没有经过精炼的鲜榨油中,很多种细菌都是严重超标的。自己家用机器鲜榨一些还可以尝鲜,按照国家规定,小加工点加工的鲜榨油是不能作为商品进行对外销售的,只能作为成品油的原料。
  
  此外,由于经过精炼,成品食用油的稳定性更好,从烹饪时的烟点来看,自榨油的“烟点”较低,而油烟中含有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在爆炒或煎炸食物时,超市卖的桶装油烟点更高,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以前有市民以为,食用油容易含有致癌物苯并芘。而油中出现这种物质,有几个原因,比如油料在柏油地面晾晒过程中由汽车尾气带入、在压榨的时候蒸炒温度过高等。其实,这并不可怕,食用油现代化加工过程中的后续精炼工艺的脱色程序,通过添加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可以除掉苯并芘。而自家榨油没有经过这道工序,反而有可能带入苯并芘。
  
  虽说自榨油不比桶装油更加安全,但在营养价值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容易随着精炼而被去除一部分,自榨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这些物质会保留更多一些。但对于食品,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考虑营养,精炼所损失的营养,可以从其他的食物中获得。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