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使用度
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重,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中研究探索,这种开放式实验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科学实验的探索过程中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认识到科学实验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体验观察实验现象的精神满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进入实验室接触各实验仪器设备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良好基础。开放实验室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机会的同时,也提高了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有专业或专职人员进行指导,有益于学生动手能力提高。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仔细操作各种仪器和设备,也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开放实验室对开发学生智力、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创新精神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了使仪器设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们觉得高校实验室不仅要对本系学生开放,也要对外系学生开放,有条件的话也可对外校学生开放。
由于高校的扩大招生,一般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不同生源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别也很大。我们利用开放实验室对学生进行补缺补差,敞开实验室的大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导他们在开放实验室里搞研究、设计,这样既解决了师资紧张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实验场所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面向科研人员开放实验室使仪器设备更好为科研和社会服务实验室开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加速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高校实验室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基地,也是培养教师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实验技能的场所。开放实验室为实验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交流经验、共同切磋,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同时也可以充分地利用仪器设备。
学校实验室要更好地为科研服务,还要充分开发一些高精尖仪器设备的功能,提高其利用率。过去这类设备的使用只是采取登记制,即使用时间、使用情况的登记。我们认为,使用这台仪器出了多少科研成果,发表了多少文章要有记录。这必将促使有关人员在购买较贵重仪器时更加慎重地进行论证。如近年我校购买的日本进口紫外光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由于论证充分,本校教师利用这台仪器所出的成果,仅被SCI收录的文章就二三十篇,另外还有很多外校的教师及科研所的科研人员来使用这台仪器,利用率相当高。
3.开放实验室利用淘汰仪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目前绝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将被淘汰仪器很好地利用起来,在被淘汰下来的仪器设备中,很多仪器的实际使用时间还没有达到仪器的设计年限,大部分仪器是因为新仪器的上架,或者是原来的仪器台套数不够,配件不全,性能不良,不利于学生实验的整齐统一,也不利于教师上课时的讲授。这些仪器中还包括损坏严重,确实没有修理价值的。
它们大多数不是被当做废铜烂铁去卖,就是被库存起来,放着占地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另一方面,学生实际能使用的仪器数量不足,不敢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实际使用仪器的时间很少,对仪器结构和性能的不甚了解,影响了实验的进程。而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不一定只靠高级和先进的仪器,操作技巧的系列训练及目标培养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较早时期被淘汰下来的仪器设备,其设计虽然不适合现代化教学中的数字化实验,但却是难得的培养学生实验技巧和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好仪器。
因此针对资源的闲置和学生可操作仪器少的矛盾,我们对淘汰仪器的处理进行了综合考虑,象老式的超级恒温水浴、电位差计、电导率仪、酸度计、单(双)盐桥甘汞电极等淘汰仪器可放手让学生大胆拆卸、组装,研究淘汰仪器,帮助学生理解仪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测量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潜能,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创新活动都是向现存规则的挑战,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地开放实验室,并对现行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体系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淘汰仪器设备的剩余价值,放手地让学生在开放实验室中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启迪思维、孕育发明创造的目的,才能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环境,这也是高校今后教学改革乃至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中国粮油仪器在线】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