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测定中目视法的缺陷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5-03-30 阅读次
“白度”是用来衡量物体表面的白色程度。“白色是永恒的流行色”。这是因为白色能给予人 们明亮、纯洁及高尚的视觉感受,所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进行购买一些东西的时候人们会追求白色,比如面粉、纸张以及石灰等等,这些东西白度的测量可以使用白度仪来进行测定,同时也可以使用目视法进行监测,通过大量的试验证实,大多数的观察者是能够将明度、色调和纯度各不相同的白色和近白色,由三维空问排列成一维等级。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用眼睛来直接评价白度。但是进行白度检测的人就必须要满足三个要求才能进行监测,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度。三个要求分别是:
观察者:由于有相当多的人在视觉上存有缺陷,因此在选择观察者时应是严格的。他们除应接受色盲检查镜的检查外,还应具有长期比色经验。
照射光:自然光应选择部分有云的北方 ( 地处北半球 ) 光线,时间选在 10:00~15:00之间。人造日光应选择CIE推荐的D65光源。其照度不应低于2000lx 。
被照射物:试样应在尺寸上相同,在光泽及表面结构上一致。对于粉末状试样应按制样方法进行处理。另外比色四周环境应呈中性色。
如严格按上述条件来对白度进行目视评价,其判定的结果则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但是在检测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误差,为物体白度的测定带来了极度的不便,而使用白度仪来进行测定就可以避免以上的一些问题,保证测量的准确度,以及测量时间的快速性。
上一篇:面筋含量及指数的检测
下一篇:白度测定仪基本介绍及使用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