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循环农业或是未来焦点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5-03-31 阅读次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推进乡村现代循环农业建设要求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而循环农业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体现。加强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高优化发展,以求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可以有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继传统农业之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高投入、高产出的高度工业化农业迅速发展,但这一被称为“石油农业”的模式也一度暴露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对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翁伯琦认为,推动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是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必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发展道路。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作为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毋庸置疑,但现代农业在带来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危机,比如,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畜禽排泄物及农业废弃物的无序处理等。这必须引起重视。”一位长期关注农业的学者表示。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农产品产能提升面临很大困难;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农膜造成的污染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系统性地提出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事实上,从政策层面来看,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循环型农业。专家们呼吁要加快构建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动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中信证券报告也称,政策重心有望向可持续农业倾斜,未来5-10年,我国农业政策取向将由过去的“大跃进”式的效率优先,升级为未来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模式,政府将以此理念为基础,持续出台、落实“三农”改革发展相关的利好政策。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
继传统农业之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高投入、高产出的高度工业化农业迅速发展,但这一被称为“石油农业”的模式也一度暴露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对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翁伯琦认为,推动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是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必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发展道路。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作为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毋庸置疑,但现代农业在带来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危机,比如,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畜禽排泄物及农业废弃物的无序处理等。这必须引起重视。”一位长期关注农业的学者表示。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农产品产能提升面临很大困难;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农膜造成的污染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系统性地提出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事实上,从政策层面来看,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循环型农业。专家们呼吁要加快构建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动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中信证券报告也称,政策重心有望向可持续农业倾斜,未来5-10年,我国农业政策取向将由过去的“大跃进”式的效率优先,升级为未来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模式,政府将以此理念为基础,持续出台、落实“三农”改革发展相关的利好政策。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
上一篇:生态农业鼓了钱袋子
下一篇:不可低估的粮食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