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杂粮主食加工技术亟待提升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5-03-30 阅读次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杂粮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4%,杂粮产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一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致富,主产区多属贫困人口聚居地区,杂粮既是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二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杂粮具有生物多样性选择,是抗逆抗灾的先锋作物。三是传承“五谷为养”的中华养生文化,杂粮不仅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药食同源”作用,辅助降脂、降糖和调节人体机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杂粮养生保健功能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并得到开发利用,杂粮主食产品不断丰富了百姓餐桌。以谷子、高粱、芝麻、荞麦、燕麦、大麦(青稞)、绿豆、芸豆、小豆等各种小宗杂粮杂豆为原料的食品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杂粮年产量约1200万吨,涉及杂粮主食深加工的企业有千家左右。
我国杂粮主食加工刚刚兴起,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技术装备落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杂粮主食和制品,其生产技术装备多停留在小作坊、小规模,生产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品质难以保障,掺杂使假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杂粮食品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农业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为提升杂粮主食加工水平和能力提供了契机,急需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和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杂粮主食独特配方及工艺,注重营养性、功能性产品开发,推进杂粮主食加工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
我国杂粮主食加工刚刚兴起,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技术装备落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杂粮主食和制品,其生产技术装备多停留在小作坊、小规模,生产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品质难以保障,掺杂使假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杂粮食品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农业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为提升杂粮主食加工水平和能力提供了契机,急需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和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杂粮主食独特配方及工艺,注重营养性、功能性产品开发,推进杂粮主食加工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