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米生长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5-03-27 阅读次
稻米整精米率、蟹白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及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受结实期日平均温度影响很大,温度影响可使5个性状的变异分别达到24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4级、3.4个百分点之多。但不同品种的同一品质性状对结实期温度反应的敏感程度有一定差异。有些品种某些品质性状对温度敏感性较小,甚至不敏感。
结实期温度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既存在品种类型间差异,又因不同温度区段而异,特别是直链淀粉含量与温度的关系。以往的研究结果之所以产生相互矛盾或有些片面,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试验材料的品种类型与温度范围狭窄所致。
总的来说,结实期25~27℃日均温度区段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27℃以上高温的影响很小。结实期较低温度对多数品质性状的提高是有利的,如有利于整精米率提高、至白米率降低、中和低含量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播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以及稻米糊化温度的降低,但较低温度不利于多数品种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在优质米生产中,不仅要注重稻米优质品种的选育改良,还应注重栽培技术,选择适宜播期和地区。优质品种只有种植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才能充分表现其优质特性。
稻米相关仪器 精米机 小型精米机
上一篇:粗纤维成分对动物饲料价值的影响
下一篇:旧式平筛的改进措施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