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大米低价抢占市场 国内早稻价格走低
受国储轮换、进口米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早稻从3月份开始下跌,截至4月底,近月1309合约大跌180元/吨左右。5月初开始,托市收购启动预期开始抬头,早稻闻风止跌企稳,近月1309合约开始围绕2620元/吨一线窄幅振荡。然而,上周五开始接下来的连续3个交易日,早稻近月合约大跌104元/吨,并在周二盘中创一年半以来新低。在目前新季早稻托市收购启动的背景下,早稻期价虽不至于深跌,但在供给充足、进口大米冲击的双重压制下,后期走势难言乐观。
新季早稻上市,价格低开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我国早籼稻播种面积同比增20万亩左右,增幅0.24%.同时,国家发改委7月4日发布消息称,2013年我国稻谷有望再获丰收。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籼稻市场持续低迷,不仅是早籼稻,中晚籼稻价格均出现下跌态势,并且走货十分缓慢,大米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停工现象居多。据了解,目前南方主产区陈季早籼稻价格在117-128元/百斤之间,中晚籼稻价格在118-125元/百斤之间,普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目前,部分市场早籼稻已零星上市,市场价格较去年有所回落。广东梅州地区目前主要是大米加工企业在进行收购,由于地域等差异,收购价格在110-118元/百斤,较去年下降160元/吨左右;湖南市场新季早籼稻零星上市,仅有部分小型加工企业收购,收购价为120元/百斤左右,较去年下降100元/吨左右;江西新余优质早稻嘉早、禾盛10号等当地粮食加工厂收购价为120元/百斤,较去年下降160元/吨;湖北武汉新产早籼稻米厂零星收购到厂价为119-120元/百斤,较去年下降120元/吨。
托市收购难抑早稻价格下滑
7月2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农业部六部门发布了《2013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指出,2013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32元/市斤,以2013年生产的国标三等早籼稻为标准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千克0.04元掌握。执行《预案》的早籼稻主产区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5省(区),其他早籼稻产区是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执行时间为7月16日-9月30日。由于今年早籼稻价格较低,目前部分地区已启动《预案》。尽管如此,这也难以抑制早籼稻价格的下滑,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进口大米挤占了国内大米的市场份额,低廉的价格也对国内大米价格形成较大的冲击;二是新季早籼稻集中上市,季节性供给压力大增;三是国内庞大的往年早稻库存亟待消化。总之,早稻市场供给宽松的现状决定了后期弱势运行的格局。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